找到相关内容367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试探唯识法门在心灵环保中的应用

    原因,明了自己对别人与某些快乐的感觉,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2)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安抚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与忧郁,也就是能控制刺激情绪的根源;(3)激励自己,能够整理情绪,让自己朝一定的目标努力,增强...

    释法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94367859.html
  • 试析真禅法师佛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增强国际间的友好和团结,作出了一定的努力。”所以,尽管真禅法师认为,“我们信仰佛教,最终的目的,是要获得一种至高无上的智慧,得到解脱,成就佛道”(《怎样学佛》),但是成佛的神圣性与直面社会的世俗性是相互...

    张雪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95067866.html
  • 建立幸福人生的十种行为

    他们的相貌十有九个,都长得很凶。反之,不杀生的人,慈悲心不断增强,嗔恨心自然越来越少,乃至彻底地断除嗔恨心。   四、身常无病。杀生的人,将来招感的果报是多病。原因是杀生的行为,使动物痛苦不堪。相应地...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0968141.html
  • 我国宗教立法的回顾与思考

    约束力和强制力的法律法规,转化为国家意志,由国家机关保障其贯彻实行,才能保持其稳定性、连续性,增强其权威性,才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二是树立法治理念。能不能树立法治理念,对宗教立法影响甚大。社会主义...

    王作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60168422.html
  •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五)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五)  唐·慧沼大师撰 吕姝贞讲述  四、譬喻赞叹门  譬喻,是一种简易又巧妙的描述手法,同时也是各种文体常用的修辞方法,几乎无人不用,无文不有。无论是记叙文、抒情文、论说文或诗、词等文体,都经常运用譬喻来增强文章感人的效果。所以譬喻不但能使陌生的事物,呈现熟悉的形象,使人容易理解,而且能使难以抒发的情怀,变为鲜活生动的印象,引起共鸣。此外,也能使抽象难知的道理,成为具体...

    慧沼大师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268457.html
  • 虚云老和尚及其禅法——读《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

    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从出家到开悟,虚云老和尚花了三十六七年的辛劳。住茅棚山洞苦修,立志刚猛的修行者多有这一层经历。行脚参访,是磨炼身心,增强见地的必须途径。如赵州八十犹行脚,这是脍炙人口的...

    冯学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0368683.html
  • 僧肇般若学与王弼易学

    战国风气,兼采象数义理,重在具体应用,主切人事治理,但带有浓厚神学性质。至孟喜而一改师法,首倡卦气说,增强理性成份。焦延寿《易林》,改革筮法,增加断辞,使易学所含信息量增大,从易学发展史来看,为之后的...

    王仲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84268793.html
  • 藏传佛教僧伽服饰释义

    控制。”[25]藏传佛教僧伽服饰作为外在因素也强化了宗教的神秘性和神圣性。在举行法会或“神事”活动中,僧人必须按照其身份、地位和所受戒律来穿戴法衣,在神圣庄严的气氛中,服饰被赋与各种象征意义,大大增强了...

    李玉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91668823.html
  • 深圳弘法寺管理制度(修正版)

    技术人员。  (四)本寺将通过多种形式对教职人员和信众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五)本寺按有关规定配足配好消防设施,定期进行维修、保养,确保消防器材完好无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3968906.html
  • 中国佛教伦理思想论纲

    泰,不淫则清净,不欺则人常敬信,不醉则神理明治。”①强调持“五戒”对佛教徒增强身心健康和提高道德素质大有益处。   2十善。这是五戒的扩展,去掉不饮酒再增六条戒而...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91869069.html